本文转自:今晚报长红配资
吃水果冰 住空调房 洗冷水浴
毛孩子避暑 动物园有“凉”方
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,天津市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也开启了一年一度的“花式”度夏生活。吃特制的水果冰、冲洗泡澡,工作人员煞费苦心,针对不同动物的特点,准备了不同的度夏套餐。
昨天上午9时,熊山的动物饲养员把已经冻好的水果冰从冰柜里取出来,然后站在高处抛给熊山里的马来熊波比和它的同伴们。这些水果冰是用水和牛奶,再加上苹果片等水果制成,厚度达到了十多厘米。抛下来的冰块受到了欢迎,每只熊都抱着冰块啃食起来。熊山的保育员说,这些冰块都是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,如果当天的气温超过了35摄氏度,就会投喂,因为熊主要靠吐出舌头散热,所以舔舐冰块可以帮助它们降温。保育员还透露,熊山的水池,最近几天也成为它们最喜欢的地方,天气炎热它们就会泡在水池里。
在大象馆里,几名动物饲养员则是分头忙碌,有的用水管给大象冲水降温,有的则把新鲜的青绿饲料放在地面,在吸引大象进食的同时,也趁机把水冲遍大象的全身。大象馆舍里也有特别的设置,天井的四周始终有水流出来,大象也可以自由站在下面冲凉降温。南美貘的避暑方式也非常有趣,除了泡在水中外,它们还喜欢保育员拿刷子刷洗皮毛。在水池中,保育员时不时给它们喂食,还不忘给它们挠上几下,而两只南美貘则舒服得闭上眼睛,享受这份惬意。
冰块、水池 物理降温长红配资
工作人员为动物们准备了的消暑“神器”,有空调、风扇等电器,以及大冰块。西藏棕熊、东北棕熊、亚洲黑熊以及国宝大熊猫,堪称动物园怕热界的“四大金刚”。保育员为它们准备了冰疙瘩、专属消夏游泳池,保育员还会与它们进行爱心冲澡互动。大熊猫“喜乐”“格格”这对姐妹花,拥有专属空调房,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适宜的25℃左右,让它们可以舒适地度过夏天。当高温预警时,还会有大冰块陪伴着它们,“喜乐”尤其喜欢和冰块玩耍。
精心搭配夏日套餐
为了抵抗夏季高温,动物们的饮食习惯也会发生改变。动物营养师为河马等草食动物增加了新鲜青草、西瓜等含水量高的食物,还会在饲料中添加电解质和多种维生素,帮助动物补充因出汗流失的电解质。在肉食动物的餐食中,蛋白质含量高且易消化的肉类比例提升,如牛肉、鸡肉等同时搭配时令水果,为老虎、狮子提供充足能量。鸟馆的小动物们,会获得富含维生素的特制鸟粮,增强抵抗力,让它们在高温下依然保持优雅姿态。
行为变化 昼伏夜出
为了对抗高温,动物们也会在夏至时节调整作息,一些动物会将活动时间调整到清晨、傍晚或夜间等温度较低的时候。白天躲在阴凉的内馆舍中养精蓄锐,待夜幕降临,才活跃起来觅食、嬉戏。骆驼、梅花鹿等草食动物,会在清晨与傍晚温度较低时大量进食,正午则躲在树荫下反刍休息,减少体力消耗。
动物们还会寻找阴凉处,如大树下、馆舍屋檐下等。猴子会成群地待在树冠茂密的大树上,利用树叶遮挡阳光。一些动物会挖掘洞穴或利用现成的洞穴来避暑,比如细尾獴,会在地下挖掘复杂的洞穴系统,洞穴内温度较低且相对稳定,能让它们躲避地表的高温。
鸟类则会通过张开翅膀、抖动羽毛等方式,增加体表空气流通,促进散热。一些群居动物的聚集方式会发生变化,它们可能会分散开来,减少彼此之间的身体接触,以利于散热。羚羊群在夏季休息时会比其他季节分布得更分散。许多动物更是会直接减少白天的活动,选择在阴凉处休息,如狮子、老虎等大型猫科动物,白天常躲在树荫或内外馆舍通道处,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,避免体温过高。
园内24小时防暑保障
为确保动物平安度夏,天津动物园的饲养团队制定了严密的防暑方案,动物饲养中心副主任王建永表示,保育员们每日多次测量动物活动区域的温湿度,根据数据及时调整降温措施;实时观察动物状态,一旦发现中暑迹象立即启动救治预案。此外,保育员还会定期对动物进行体检,监测健康指标,为它们的夏日生活保驾护航。
记者 徐燕
摄影 记者 赵建伟长红配资
诚信双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